第888章 传承、新生-《大明嫡长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  刚欲离开,他听到天子说:“有什么话就说。”
      “微臣失态。微臣是观陛下面容有些疲惫,所以就在犹豫是否要自作主张。”
      “怎么了?什么事?”
      “是新任新疆巡抚,王宪王大人到了,他递了条子请见。”
      “喔。”朱厚照本想起身,但是浑身确实有些不得劲,“就这样吧,朕不起来了。你让他进来。”
      “陛下,要不……还是让他等会儿?”
      “让他进来吧。人都到了,让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等那么久干什么?快点儿的。”
      何廷仁微微动容。
      天子是九五之尊,能说出这番话很是不易。
      “是。”
      话说这王宪一个多月前就接到调令了,但是这家伙拖了点时间,非要说河南灾情未缓,他不放心马上就走。
      这个朱厚照也只能理解,
      这个年代的风气就是这样,不比后来的组织性、政治性,那是必须行动听指挥。现在呢,这些个文人儒士都要展现一下自己的爱民之心,不然道德水准体现在什么地方?
      因而朱厚照也是入乡随俗,左右为的是老百姓,新疆倒也没急切到那个份上。
      不多时,
      一个头发花白,但腿脚还算欢快的人快步低头走了进来,他先寻找了一下,看到天子的躺椅这才迅速靠近,
      “臣新任新疆巡抚王宪恭请圣安。”
      “朕安。平身吧。”
      “谢皇上。”
      王宪低着脑袋站起来,他用余光瞧了一眼皇上,见到了皇上精神不济,不仅如此,就是听语气也觉得不算上佳状态。
      “皇上日夜操劳,万望保重龙体。”
      “朕没事,累么,谁都会累。维纲,河南的情况如何?”
      “回皇上的话,一切赈灾事宜臣以遵照朝廷旨意样样落实,王阁老也曾亲至督办。现在赈灾粮是在日夜运往灾区,比初期时的混乱是要好多了。而且天气转暖,灾民不必再受苦寒之熬。总体来说,每日饿死的人数大幅下降。
      但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各地官府都在全力保障百姓春耕,目前压力仍大,需得夏收之后,百姓方能养活自己。”
      “那这段时间……”
      “陛下放心,两百万石赈灾粮臣都已妥善安排了。”
      朱厚照嘀咕了,“你王维纲的名声朕相信,不过胥吏之流多行贪墨,锦衣卫还是要去查探一番,免得朝廷以为自己做了好事,结果却肥了硕鼠。”
      “陛下说的也是正理。”王宪赞同道。
      他是弘治三年的进士,六十多的年纪,经历过两代帝王,各种各样的官职做了不少。
      对于当今的正德皇帝,他是顶顶膜拜的,不说别的,实际成绩在这摆着呢。
      弘治皇帝也治国十八年,正德十八年的时候那是什么气象?
      所以言谈举止之间,他是极尽恭敬。
      “新疆的事情,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