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章 行动-《望族权后》
第(2/3)页
阿禄不由得暗暗紧张,担心十一娘因为兰婕妤求情触怒太后,但她这时也并无他法,只好维持着掺扶太后的姿势,垂眸摒息,扮演一个透明人。
就听十一娘平静如常的语音:“十一这些时日颇多迟疑,犹豫着应否将心中疑虑禀知太后,眼见太后日渐焦郁,十一大觉惭愧,深责不该过多顾忌,而当早些为太后分忧。”
太后虽然心浮气躁,数日以来不少苛责宫人,但还不至于迁怒十一娘,此时听得这一番话,倒先未动怒,于是收住步伐归座,先是给了阿禄一个示意,让她摒退闲杂人等,又再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伊伊行事一贯稳妥,想来今日这番言语,已是经过深思熟虑,不妨说来听听,你欲如何为我分忧?”
十一娘仍是膝跪着,不过直起了腰身,她微微垂着眼睑,两排细密的睫毛遮敛了眼底情绪,神态仍如往常般沉着谦恭,没有擅自揣度太后喜怒,这样的举止倒是不至于引起太后不满,尚且心平气和地倾听,只不过当听十一娘提起“高侍监”三字,太后眉心忽地蹙紧,两道厉如冷电的视线,锋锐直刺下来。
并不待十一娘把话说完,太后便打断道:“此事不该你过问干涉。”
太后的语气如此肃厉,态度这般绝然,但并没有让十一娘半途而废,她又匍匐叩首,咬紧牙关坚持把话说完:“高侍监若真触犯宫规泄露禁密,自然罪不可恕,然而依十一看来,高侍监行事一贯小心谨慎,又对太后忠心耿耿,必然不会明知故犯,此案确有蹊跷,十一担忧太后因为一时恼怒而有所失察,反而让泄露禁密者逍遥法外。”
这话正好触及太后心头烦怒,一时之间乌云罩面,但到底是没有怒斥十一娘,而是冷冷注视着少女维持着匍匐请罪的姿势,沉吟不语。
原来元贤妃当日请见,禀报则是她殿内宦官探知之事,竟然是听闻了图大海与高玉祥“父子”二人,为讨太后欢心,将周季乔装成宦官,为太后“排减寂寞”,元妃听闻后自是惊怒非常,责问那内宦从何人口中听闻此等“不敬诬陷”之辞,便问出了内仆局一个掌固,那人与这宦官交好,恰巧又与高玉祥亲近,元妃不掌宫务,不能直接问罪非属下内臣,于是立即禀知太后。
太后原以为周季之事密不透风,闻言自然震怒非常,只以为是高玉祥将隐秘泄露,不问青红皂白,便将图大海与那两个知情者处死,又交待心腹窦辅安审问高玉祥,正是为了清察是否还有漏网之鱼,此等密丑倘若被汝阳王党得知,对于太后当然极为不利。
但无论窦辅安怎么严刑逼问,高玉祥却喊冤不绝,拒不认罪,自然也不会交待还有何人知情,这未免让太后烦躁不安,再兼她已经习惯了高玉祥侍奉左右,大觉其余宫人内宦笨拙不合心意,这些日子以来方才郁怒非常,闹得篷莱殿一干人等胆颤心惊。
不过这时被十一娘提醒,太后不由也生出几分怀疑,凭高玉祥那样精乖谨慎,的确不大可能将此等秘要声张传扬,说不定真是有人暗察得知此事,企图利用来嫁祸高玉祥,比如元贤妃,就有此等动机,以为图大海与高玉祥一旦获罪,兰婕妤必然会受牵连,掌管宫务的重任岂不就会被元氏争取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