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8章 徐郎来见-《望族权后》
第(3/3)页
所以,他怀疑汝阳王才是真正背黑锅者,匿书案的主使其实是晋王烨。
做为太后多年以来的心腹大患,却如此坚强地存活至今,徐修能必然不信晋王烨如世人眼中所见那般一无是处只知胡作非为。
也确如徐修能所料,倘若没有匿书案发生,没有仁宗病危之时那一系列的剑拔弩张,没有陆离、十一娘在危急时候心有灵犀的供辞,没有贵妃的焚宫“殉情”,没有汝阳王一党的质疑,就算贺烨当真没有异心,太后也不会容他继续活命。
更加关键是,仁宗帝的死亡并不在众人预料,从病危到驾崩,经过紫宸殿先后两次禁严,贺烨的确没有操纵匿书案以及蛊惑汝阳王作为出头鸟的机会,这才是太后断定贺烨无辜而汝阳王才是主使的决定性证据。
那几日以来的诸多情势,只有少数人得知,徐修能并不知情,但他却有非同常人的敏锐感,所以才会怀疑贺烨。
十一娘当然不会为贺烨分辩,力证晋王无辜,她只是莞尔回应:“徐舍人分析甚有道理。”
这样的反应并不在徐舍人预料,他微扬眉梢:“可显然,事实真相并不是如此简单,太后圣明,当然不至于连显而易见之蹊跷都未洞察,在下情知小娘子知察甚多,故而才望小娘子能为在下释疑。”
竟然是直接了当的刺探禁内!
第(3/3)页